工業鏈輪滲碳、滲碳層深度、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概念
工業鏈輪滲碳、滲碳層深度、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概念:
所謂鏈輪滲碳是指使奧氏體化的低碳鋼齒輪置于具有足夠碳勢的滲碳爐內,從而使碳吸附于齒輪表面,并通過擴散,在齒面和心部之間產生碳濃度梯度的過程。
齒輪滲碳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齒表面的含碳量,使其具有碳濃度梯度,齒輪熱處理后在表層處形成一層硬的、耐磨的硬化層與高的齒面強度,從而使齒面承受更高的負荷。二是通過滲碳齒輪使齒根產生殘余壓應力,以提高齒根的彎曲疲勞強度。由于提高了齒輪的接觸強度和彎曲疲勞強度,在同樣載荷、工況條件下,齒輪可以設計得小,傳動箱尺寸減小,這對于車輛減重、降低噪聲具有重要意義。
有效硬化層深度是指齒輪經過所有熱處理工序(即滲碳、淬火和回火等),并在精加工后的成品零件于齒寬中部法截面上在半齒高沿垂直于齒面方向自表面向里層測至52HRC處的深度。其含碳量從0.8%-1.0%的表層降低至大約0.4%處的深度。
全滲碳層深度是指滲碳層中的固溶狀態的碳減少到母體含量(大約0.2%)處的深度,其值約為有效硬化層深度的1.5倍(即t2+t3=1.54t2)。
總滲碳層深度則指齒輪毛坯經過所有熱處理工序但未進行任何加工的滲碳層深度,其值等于全滲碳層深度加上熱處理后的精加工余量,t1+t2+t3。t1值是在綜合考慮熱處理前,齒形滾齒時的公法線偏差、熱處理過程的輪齒變形和熱處理后齒形精加工(精滾、磨齒)的余量。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